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江苏院)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,围绕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要求,在中国能建《若干意见》、“1466”和“四新”能建战略的引领下,持续深化落实“五个一”价值创造主题活动,探索构建“三带去、五深入、三带回”蹲点赋能项目管理新模式,对照一流目标推动职能监督管理和项目生产一线的双融互促,实现职能管理价值创造能力的新提升、新突破。今年以来先后开展3批次覆盖14个部门共计29人次的蹲点实践活动,有效促进项目合规管理和履约增效,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、利润总额、全员劳动生产率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5.71%、31.72%和15.85%。
高目标谋划“三带去”,迈出赋能护航新步伐
一是精心谋划,带着使命去一线。始终把握“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,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”的价值判断,瞄准项目一线开展价值创造,制定职能管理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和“赋能一线·护航生产”蹲点实践工作方案,选择代表企业“风、光、火”业务的镇宁本寨风电、青口盐场渔光互补和江阴利港火电等3个项目进行蹲点,确保蹲点工作聚焦主责主业、增强使命担当。
二是悉心思考,带着任务去一线。始终把握“怀揣问题‘身’入一线”的价值导向,蹲点前与相关部门/子分公司提前会商、与项目部充分沟通,收集项目的重点、难点、堵点,分类识别价值创造关键要素。目前已开展的3批次蹲点实践活动,共形成清单任务80余条,确保蹲点工作“有的放矢”。
三是凝心聚力,带着情感去一线。始终把握“以深厚情感奔赴项目一线”的价值认同,召开动员部署会,组织蹲点人员围绕本职岗位谈目标、谈举措、谈期待,从质量、效率、效益等要素全方位开展全员价值创造实践活动,增强蹲点人员的荣誉感。
高标准推动“五深入”,凝聚价值创造新合力
一是深入一线“学习体验”,感悟项目风采。深入现场开展“全景式”“沉浸式”的蹲点学习,确保蹲点人员切身感受项目建设的工程伟力,加深对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的感性认识,为后续更好地发挥自身职能职责奠定基础、积累经验。
二是深入一线“宣贯赋能”,成就双向奔赴。聚焦法务合规、审计风险、项目管理等关键环节,以24场管理赋能“微课堂”开展全方位价值创造培训和经验分享,为项目部带去知识“宝典”和服务“攻略”,有力破除部门与项目的壁垒。
三是深入一线“监督服务”,精准把脉问诊。靠前监督、关口前移,对总包项目现场联合监督、全面监督,真正做到“身子沉下去,问题拎上来”。开展蹲点工作以来,共发现合同管理、项目管理等4类共45项问题,重点针对工程签证、制度执行等问题进行督导整改。
四是深入一线“同题共答”,解决急难愁盼。充分了解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,主动换位思考、切换角色,组织联学联建2次,参加现场政策处理工作4次、协助与地方政府和外部单位沟通协调6次,常态化列席内部例会和外部沟通会,助力公司单体容量最大新能源项目和“先立后改”煤电支撑性电源项目稳健运行。
五是深入一线“锤炼作风”,涵养奋斗底气。坚持“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”锤炼过硬作风,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送到一线,开展业主总包建设三方纪委联学联建、签署《监督联建工作协议》、纪委书记开廉洁教育讲座等活动,将廉洁教育工作做在一线、“廉洁江苏院”文化建设在一线。
高质量落实“三带回”,彰显职能管理新风貌
一是挖掘带回先进做法,做有心“代言人”。以蹲点视角记录项目一线日常,评作为、重价值、讲贡献,为项目一线传递“好声音”,挖掘提炼先进经验做法,形成蹲点实践活动侧记和活动总结报告。借力公司媒体宣传阵地为项目一线讲“好故事”、述“正能量”,开设“对标一流·追求卓越|我们在行动”“培育新质生产力”等专栏,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和信心。
二是汇集带回改进建议,做暖心“献策人”。持续为总包项目现场赋能增效,依托大监督、项目监察员、纪检干部蹲点等途径,拓展意见反馈渠道,帮助项目补短板、强弱项,对发现的风险隐患及时提出如修订完善相关管理制度、提升山区工程项目设计经验和水平等有针对性、可操作性的建议55条,举一反三、以点带面,共谋新思路新方法。
三是更迭带回崭新风貌,做真心“拼搏人”。深入实施基础“334”工程,通过“去入回”闭环管理模式,将蹲点实践作为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,以“重基层、强基础、苦练基本功”为重点带动队伍经风雨、长才干,主动服务公司高质量发展大局,以更大更优的价值创造能力赋能一流企业建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