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>开云(中国)>专题专栏>2025全国两会专栏>能建声音
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能建董事长宋海良:促进大数据产业绿色化发展|两会声音

今年两会期间,全国政协委员,中国能建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宋海良建议促进大数据产业绿色化发展。

链接:https://www.chinatimes.net.cn/article/143401.html


大数据产业是推进国家大数据战略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支撑,也是激活数据要素潜能、推动生产力变革、加快政府与企业转型升级、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。

权威数据显示,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5%左右,增速远超全球平均水平,预计“十五五”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仍将超过15%,产业规模有望突破7万亿元。

记者获悉,今年两会期间,全国政协委员,中国能建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宋海良建议促进大数据产业绿色化发展。

算力需求指数级增长

大数据产业作为高技术、高投入的产业,同时也是高耗能、基础性产业。相关数据显示,2024年,我国现有数据中心和5G基站耗电总和达到了2500亿度,接近于3个三峡电站年发电量,并且这一统计尚未涵盖现有700万个4G、3G基站。

随着数据量与算力需求指数级增长,大数据产业的能耗和碳排放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,撞上功耗墙的风险不断加大。尤其在“双碳”目标背景下,更加亟需破解“算力增长”与“能碳约束”的矛盾,推动大数据产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。

对于大数据产业绿色化发展,国家高度重视,出台了一系列顶层设计。2024年7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能源局、国家数据局等部门相继联合发布《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》《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(2024—2027年)》,提出统筹数据中心发展需求和新能源资源禀赋,探索“绿电聚合供应”新模式,到今年底,电力算力双向协同机制初步形成,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过80%。

记者注意到,《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》中,明确了主要目标,到2025年底,全国数据中心布局更加合理,整体上架率不低于60%,平均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.5以下,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年均增长10%,平均单位算力能效和碳效显著提高。

到2030年底,全国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、单位算力能效和碳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进一步提升,北方采暖地区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余热利用率明显提升。

推动大数据产业绿能替代

进一步促进大数据产业绿色化发展,宋海良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,建议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。一是推动大数据产业绿能替代。加强“东数西算”规划布局与“沙戈荒”新能源基地、水风光一体化基地等能源规划布局统筹,大力推行“数能融合”新模式,探索和推广算力基础设施绿电直供,实现绿色电力就近供电、聚合交易、就地消纳‌。加强绿能技术研发,鼓励研究绿能替代技术,完善大数据产业绿色能源使用标准。加快培育绿电市场和绿证交易机制,运用市场机制逐步降低绿电成本,同时加大对使用绿电企业的税收优惠、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,激发大数据产业市场主体使用绿电的主动性。

二是推动绿色产业园区建设。重点在“东数西算”工程枢纽节点建设大数据绿色产业园区,协同布局算力、电力基础设施,合理规划园区内部设计,提高节能设计建设标准,鼓励数据中心采用装配式建筑等绿色建筑模式,配套建设绿能设施等,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零碳智慧园区。

宋海良还提到,“建立绿色产业园区评价体系,定期评估大数据产业园绿色发展水平,并进行动态优化调整。”

三是推动数据中心节能降碳。推动数据中心绿色算力的研究、规划、设计、建造、运行、再利用等全生命周期、全产业链整合优化,在“碳排放”双控政策体系下稳步提升数据中心能效和“碳排放”标准,加快推进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改造,降低单位算力能耗水平。建立健全绿色算力指标体系和全生命周期数智管控平台,推进智能化节能降碳。鼓励数据中心间开展绿电绿证交易、碳汇互认结算等,探索形成碳减排交易体系。

除此之外,宋海良进一步指出,建议推动数能融合示范引领。在国家“十五五”规划整体框架下,强化算力、网络与能源一体化统筹规划,选择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大数据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,开展数能融合示范项目建设,深化数能融合技术创新,实现算力、网络与能源综合效益最大化。对符合条件的数能融合示范项目加大支持,完善科研基金、税收优惠、奖励补助等政策组合拳,促进示范项目落地。鼓励算力运营商与电力主导企业深度合作,开展绿电长期直购电协议、算力+能源融合建设等模式创新,加强超万卡GPU集群附近的新型电力基础设施合作建设。